首页
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第十五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预告——大会特邀报告介绍
发布时间:2022-08-15        作者:李世超        编辑:李世超       浏览:



第十五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22)即将于817-19日在中国长春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基础 前沿 引领 创新,由澳门永利网址8553官网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极端制造(英文)》国际期刊协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吴贤铭基金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的支持。大会诚挚特邀四位领域内知名院士作会议特邀报告!

 

任露泉教授,澳门永利网址8553官网

任露泉,澳门永利网址8553官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澳门永利网址8553官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澳门永利网址8553官网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农机学会和中国现场统计学会名誉理事长、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JBE)等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仿生科学与工程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跃升计划1.95亿)和仪器开发5009万)两项国家重大专项,申报和授权中国、美国和欧盟发明专利100余件,出版著作5部,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国家奖4项;组织创建仿生科学与工程一级交叉学科、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和JBE;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殊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题目:仿生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仿生学2021年被科学探索奖获奖者选为中国未来十大科学技术问题之一。如何主动汲取自然设计的智慧,制造人类需求的载体,开发具有生命活力的仿生产品,对仿生学全方位为人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成为设计制造领域驱动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生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突破仿生系统的智慧设计、制造原理与共性技术,在航空、航天、航海、交通、机械、农业、能源、军工和健康等众多国家战略领域展呈出诱人的前景,开创仿生科技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篇章。本报告在介绍仿生学内涵、本质、理念、文化、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四十多年的仿生实践,对仿生学前沿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做思考。

 

Professor Zhonglin Wang

Dr. Zhong Lin Wang is the Director of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Dean of College of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Regents' Professor and Hightower Chair a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r. Wang was elected as a foreign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9, member of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2, academician of Academia of Sinica 2018, International fellow of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19. He is the founding editor and chief editor of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Nano Energy, which now has an impact factor of 19.0.

Dr. Wang pioneered the nanogenerators field for distributed energy, self-powered sensors and large-scale blue energy. He coined the fields of piezotronics and piezo-phototronics for the third generation semiconductors. Dr. Wang has received the Celsius Lecture Laureate,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2020); The 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 (2019); Diels-Planck lecture award (2019); ENI award in Energy Frontiers (2018); The James C. McGroddy Prize in New Materials from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2014); and MRS Medal from Materials Research Soci. (2011).

Topic: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s a Power Source and Sensor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Abstract: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CE) (or usually called “triboelectrification”) effect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effect for electricity. The study of triboelectrification is recently revived due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TENGs) by using the coupling of triboelectrification and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effects, which is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 for converting mechan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ity for powering small sensors. In this talk, we first present the physics mechanism of triboelectrification for general materials. Secondly,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he TENGs is explored based on a group of reformulated Maxwell equations. We will present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TENGs for harvesting all kind mechanical energy that is available but wasted in our daily life, such as human motion, walking, vibration, mechanical triggering, rotating tire, wind, flowing water and more. Lastly, we will show that TENGs as self-powered sensors for actively detecting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rocesses arising from mechanical agitation using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utput signals.

 

雒建斌教授,清华大学

雒建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摩擦学专家。曾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兼任国际摩擦学理事会执委,全球工学院长委员会(GEDC)执委;曾担任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两届973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先后担任9个国内外学术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

长期从事纳米摩擦学研究和纳米制造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获2020年度陈嘉庚技术科学奖;作为首位中国人获得2013年美国润滑工程师学会(STLE)最高奖——国际奖和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英文论著1部,翻译英文专著1本;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45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余件;在国际会议上做会议报告(PlenaryKeynote30余次。

题目:超滑研究进展

摘要:摩擦是人类历史上一直面临的重大挑战性之一。当今全世界约30%的一次性能源通过摩擦过程所消耗;60%-80%的机械装备因磨损而失效;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高达GDP5%-7%。超滑状态的实现(滑动摩擦系数比常规润滑状态小1~2个数量级,即为0.001量级或更低的润滑状态)为降低能耗,提高装备效率和寿命以及实现绿色化社会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课题组多年从事超滑研究,近10余年来分别在液体超滑、固体超滑和固液耦合超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新的超滑体系,摩擦系数降低至0.003~0.0005,将超滑承载能力提高到GPa量级,提出了超滑新机理。

 

丁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丁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和2011年两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副主编、《国家科学评论》编委、《科学通报》编委、IEEE/ASME机电一体化汇刊技术编辑、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汇刊资深编辑等。

长期从事数字化制造中的测量、建模、操作、加工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将机器人学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和操作规划理论和方法,突破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作业系统关键技术,研制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在中国中车、中航工业得到重要应用。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SCI刊物论文2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题目: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研究探索

摘要:随着人类向深空、深海领域探索的不断推进,对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国家战略领域核心构件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复杂结构、复杂工况下实现大型构件高品质制造是我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亟待构建新型智能制造系统。随着共融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交互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将突破机器人化制造系统的柔顺性、自律性和人机共融能力,在大型复杂曲面零件高效高性能制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报告在调研国内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介绍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前沿发展战略的思考,包括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核心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及未来5~15年重点和优先发展领域。并结合团队科研经历,分享在机器人化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展。

大会特邀报告引领设计与制造科学的前沿领域与热点研究方向,助力推动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研究的发展。欢迎感兴趣的校内师生届时线上参会,同时预祝第十五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22圆满召开

 

 

 

 

版权所有:澳门永利网址8553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网站:www.js-why.com   邮编:130025   

Baidu
sogou